示范创建
【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生命科学学院小水滴公益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06-18     来源:     浏览次数:   

一、党建引领“生命线”,不断激发新时代“青”动能

严格对标创建申报目标与内容,全体党员守正创新、主动作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科普工作,扎实开展寒暑假社会实践、特色党日活动,努力推进“支部+协会”党建模式,创新开展做大自然“守护者”系列活动,聚焦“共建+”模式,支部党员努力创优争先,思想水平进一步提高,做到样板支部“七个有力”的要求。支部围绕“基层党支部党建走前头”的目标,将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融入日常,让大学生党员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1.从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把“规定动作”做实。严格做好支部党员大会的签到,签到记录在支部微信群公示,严格做好高校党支部工作纪实手册记录,严格做好参会迟到同志的“一对一”谈话工作,使得每一位党员纳入组织管理的同时,唤醒党性意识,增强党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

2.从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把“自选动作”做活。支部委员会针对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早策划、早分工,第一时间发布具体方案;支部将金数据平台信息统计、微信投票小程序、智慧大屏运用到创新“三会一课”形式当中,不断提高党员参与的积极性。通过联合学业先锋党支部共上开学第一课、党团支部结队共建学习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学习“时代楷模”万步炎同志先进事迹等多种形式发挥支部领学带学促学作用,支部组织委员专门检查学习心得,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

3.从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推动“多层次”授课模式。通过支部书记带头讲、专家教授深入讲、青年榜样示范讲,增强“三会一课”新鲜感,让党员愿意听、听得懂、学得进。

4.从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以“积分制”促监督实效。支部科学细化积分考核内容和积分标准,实行专人负责,把年终累计积分作为评定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党员的主要依据,形成长效机制。

二、合力锚定“领航线”,发挥党员先锋“头雁”牵引作用。

(一)勤学、担当、聚力,以敢担当的亮剑精神确保活动组织有力

1.创新活动形式,确保做大做强“朋友圈”。支部主动对接省内同时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的学生支部,联合开展生态文明共建主题党日活动,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新阵地、新方法,校地联合打造基层“党建共同体”,促进区域党建工作水平提升。

2.创新宣传发布,确保榜样精神“传承好”。支部承办了首届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先进个人评选工作和省优秀毕业生风采展,支部组织委员刘嘉荣获最高奖“生命之星”、支部宣传委员袁月荣获“学生干部之星”,支部党员陈曦荣获“社会实践之星”,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生命学子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3.创新服务内容,确保精准对接“接地气”。支部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生命学子最关心最关注的保研考研相关问题解决好,通过创新服务内容,支部联合学业先锋党支部,打造好保研考研一对一咨询辅导服务,每年超过200人次同学在活动中受益。

(二)感恩、思源、开拓,支部党员用汗水诠释“小水滴”精神,助力2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3年,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迎来了二十岁生日,二十年的发展记录了东林生命人的辛劳与汗水,二十年的成就承载了东林生命人期盼和自豪。支部全体党员用心用情为第十五届“廿载辉煌,剧话生命”主题话剧节、学院成立二十周年大会、生命科学前沿学术报告、“踔厉奋发、生生不息”庆祝建院20周年文艺晚会、第14届全国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做好志愿者服务。

三、悉心塑造“成长线”,加快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新型人才

(一)着力搭建专业化平台,厚植人才发展沃土,匠心筑梦育“创新型”人才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着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部全体党员全部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截止建设期满,支部毕业年级党员18人中14人成功保研,支部分10期在学院官方微信平台推送了10名保研优秀党员的事迹,他们中有保送至复旦大学、曾担任院心理中心主任的赵雨晗,有保送至武汉大学、曾担任校艺术团民乐团中阮部首席的申一鸣,有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学、曾获IGEM金奖的卢艺伟,有保送至中国科学院、曾获全国食品专业工程实践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方馨怡等。支部通过深入挖掘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宣讲,努力在学院、学校营造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创建两年来,支部在东林生命微信公众号发布工作动态等相关推送94篇,文章内容涵盖了重要新闻动态、对项目建设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凝练、重要节点及重大活动的积极发声、有关建设工作的重要进展等。支部认真进行年度总结,组织精干力量,高效率完成2022年度和2023年度支部工作纪实汇编任务。

(二)“三向发力”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匠心筑梦育“综合型”人才

1.树立榜样形象,在朋辈引领中持续发力。支部党员张曼所在的14号学生公寓702宿舍,宿舍8人全部保送研究生,支部党员逯书安所在的14号学生公寓712宿舍,宿舍6人全部保送研究生,小支部大作为,党建引领凝聚前进力量。

2.打造品牌工程,在薪火相传中汇聚合力。“小水滴公益课堂”团队完成“传、帮、带”的任务,2022年、2023年连续获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特等奖”。

3.激发干事创业,在勇于担当中展现魄力。支部组建团队代表学院荣获校保密知识擂台赛“一等奖”、支部组织委员刘嘉获2023年省三好学生和国家奖学金,支部组织委员刘嘉和支部靳茜雯同学分别荣获2022年校“大学生自强之星”和2023年校“大学生自强之星”,陈曦同学荣获校学生微党课大赛三等奖。

四、用情搭建“服务线”,打造高质量发展“品牌标杆”

支部围绕乡村振兴服务和教育支持服务两大服务方向,增强大学生三能力:自我管理和创新能力、责任感和社会服务能力、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2023年暑期,“小水滴公益课堂”同时在4省开课,在黑龙江省组建“青春兴泰来”小水滴公益实践团,在福建省组建东北林业大学赴福建省福州市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在江西省组建东北林业大学赴江西省景德镇市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在云南省组建“彩云筑梦行”小水滴公益实践团。

小水滴公益党支部继续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支部书记亲自选拔支部的党员和积极分子,亲自带队,并把小水滴公益课堂的经典课程,再总结再凝练,分享给其它实践队伍,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两支推普队伍也成功入选教育部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团队。

此外,支部通过“传承小水滴精神,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主题党日活动,“同心逐梦,一‘研’为定”主题党日活动等不断增强支部党员服务意识,将“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做实、做细,把“关爱每个学生的成长”做到支部党员学生的心坎上,不断增强支部全体党员的获得感、幸福感。

五、以“党建+”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党员的“朋辈引领”作用

为迎接建院20周年华诞,深入挖掘学院优秀学生的典型事迹,激励本研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小水滴公益党支部承办了首届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本次评选奖项包括“学生干部之星”、“科研之星”、“公益之星”、“社会实践之星”、“生命之星”等5项荣誉。“生命之星”属最高等级的荣誉,其它奖项不做区分。共计评选出“学生干部之星”5人、“公益之星”2人、“科研之星”2人、“社会实践之星”4人、“生命之星”1人。在学院一楼大厅对首届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先进个人事迹进行宣传,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大家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2022年全年,“东林生命”微信公众号发布小水滴公益党支部毕业生党员分享就业(升学)经验系列文章共计13篇,2023年全年,“东林生命”微信公众号发布小水滴公益党支部优秀保研学子风采展系列文章共计10篇。榜样的力量总能激励生命学子与之并进,在榜样的传承下,不辜负新时代,把握新形势,担当现在,勇敢创造未来,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六、“双轮驱动”加强党支部文化建设,发挥党建引领文化育人功能

学生党支部的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党支部文化作为“硬”制度背后的“软”精神,反过来又影响着支部的其他方面,成为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引领和支撑。

支部打造的具有“小水滴”标志的文化产品:“小水滴”T恤、“小水滴”口罩、“小水滴”手提袋、“小水滴”马甲、“小水滴”志愿服务胸贴、“小水滴”卡套、“小水滴”文件夹等已经亮相主题党日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运动会、志愿者服务活动、招生宣传活动、20周年院庆系列活动等。

支部认真组织和参加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主题党日活动创意设计大赛,结合活动主题文化传承与使命担当,联合哈尔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创意设计共享”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哈尔滨学院艺术教学实验的中心服装工艺室、摄影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陶艺工艺室、纤维工艺室、雕塑工艺室、动画工作室等,中心先后被批准为黑龙江省“艺术设计教育培训基地”、“哈尔滨市文化创意实践基地”等,通过参观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支部全体党员一直在以学院的“小水滴”精神激励自己,并以实际行动努力做到“小水滴”式生命人:小水滴蕴含大智慧。以微小而滋养生命,利能穿透顽石,容能海纳百川,勇能惊涛拍岸,勤能奔腾不息。

版权所有:东北林业大学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