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A 陶珊珊 %A 王静 %A 章英才 %T 灵武长枣果实发育过程中阿拉伯半乳糖蛋白组织化学分布 %D 2022 %R 10.7525/j.issn.1673-5102.2022.06.021 %J 植物研究 %P 1106-1120 %V 42 %N 6 %X
为揭示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 ‘Lingwu Changzao’)果实发育过程中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GPs)的分布规律,以膨大前期、快速膨大期、着色期和完熟期灵武长枣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定位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AGPs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βGlcY-AGPs形成的棕红色沉淀和MAC204抗体识别的抗原在各时期果实的外果皮及相邻的内部数层排列紧密的中果皮小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内部均有分布。中果皮大型卵圆形薄壁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在膨大前期均有βGlcY-AGPs形成的棕红色沉淀和MAC204抗体识别的抗原分布,而在快速膨大期、着色期和完熟期均主要分布于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上,大部分细胞内部无分布;随着果实发育成熟,中果皮薄壁细胞间隙拉大排列更加松散,出现细胞破裂,βGlcY-AGPs形成的棕红色沉淀和MAC204抗体识别的抗原分布逐渐减少。各时期果实维管束中维管束鞘、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的所有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内部都分布有βGlcY-AGPs形成的棕红色沉淀和MAC204抗体识别的抗原,维管束数量和大小随果实发育及体积的进一步增大逐渐减少,βGlcY-AGPs形成的棕红色沉淀和MAC204抗体识别的抗原分布逐渐减少。研究认为,βGlcY和MAC204分别为研究灵武长枣果实AGPs组化定位有效方法和免疫荧光的良好抗体,各时期果实的不同组织βGlcY-AGPs形成的棕红色沉淀和MAC204抗体识别的抗原荧光强弱存在一定的差异;AGPs可能参与了灵武长枣果实维管束发育过程的形态建成;为果实发育提供保护和营养支持及多糖物质积累。
%U https://bbr.nefu.edu.cn/CN/10.7525/j.issn.1673-5102.2022.06.021